设序科技携手博众精工:AI赋能高端制造,突破研发焦虑

2025-09-05

近日,设序科技与国内工业装备制造领军企业博众精工股份有限公司(以下简称“博众精工”)正式达成合作。


设序科技签约博众精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

01

合作背景:高端制造的“研发焦虑”


博众精工扎根于“消费电子+新能源汽车+半导体”三大核心赛道,而能跻身“果链”的企业,几乎站在了行业水准的“天花板”。


这一领域堪称制造业里“迭代最快、标准最严、容错率最低”的典型代表:


• 消费电子领域,终端产品(如手机、耳机等设备)平均每12-18个月迭代一次,上游自动化产线需同步跟进,所以研发周期直接决定企业能否抢占市场窗口。


• 新能源汽车领域,电池的能量密度、充电速度的升级倒逼车型及生产设备迭代,零部件和设备设计需适配不同车企的非标需求,平均交付周期控制在3-6个月。


• 半导体领域,设备精度要求达微米级,任何误差都可能导致百万级设备报废,对设计准确性的要求近乎“零容忍”。


在博众精工的设计中心,每天都会产生大量的3D设计数据,这些数据最终都要转化为2D图纸交付到加工、装配、质检等环节。


在这种背景下,传统“人工出图”模式的“困境”愈发突出:


一、效率与精度的矛盾要快就可能出错,要准就必须慢。


复杂的项目人工出图常常需要花费几个小时甚至几天,如果为了赶进度压缩时间,那么错、漏的概率会直线上升,下游返工也会导致成本不同程度增加。


二、个性化与标准化的矛盾


不同产品(如消费电子vs新能源汽车vs半导体)的零件类型差异大(机加工件、钣金件、焊接件等),但下游加工、质检需统一标准,人工出图难以平衡“个性化设计”与“标准化输出”。


三、经验依赖与人才短缺的矛盾


优秀工程师的“制图经验”(如尺寸基准选择、公差标注逻辑)是隐性知识,难以快速复制,而高端制造领域工程师缺口扩大,经验断层常常导致设计效率波动。


02

设序方案:AI不是“自动化”,而是“技术资产化”


一、将“隐性Know-how”变成“显性算法”


「闪设2D」并非简单的“模仿出图”,而是先将博众精工的“设计规范”(如不同零件的公差标准、尺寸基准、技术要求、视图、装配关系等)出图逻辑拆解为可量化的规则,再通过AI+算法将这些Know-how嵌入出图流程,最后达到“秒级出图”。


二、强化学习:让系统 “越用越懂”


闪设平台会基于博众精工的历史3D数模、2D图纸持续学习业务特征及标注方式等出图标准,保障出图的一致及准确。让AI不仅能“按规则做事”,还能“按场景优化”,更加贴合制造业“非标需求多”的特点。


三、数据闭环:打通“设计-生产”


将「闪设」平台部署在企业本地,可以最大程度保障资产安全。更关键是,通过对核心研发数据的解析,结合博众精工的PLM(产品生命周期管理系统),同一批研发3D数模,除了在研发设计端完成2D图纸及BOM快速生成,还可以快速拉通工艺制造端需求,包含工艺SOP生成,装配SOP生成,制造BOM等。


这种“技术Know-how+强化学习+数据闭环”的逻辑,让AI从“辅助工具”升级为“核心参与者”,解决了传统工具“只能做事,不能学习”的短板,也将成为博众精工后续“全链路智能化”的底座。


03

设序要成为工程师的“伙伴”,而非“替代者”


落地后,博众精工通过引入设序科技的AI能力,将把设计部门从高重复、低创造的环节中解放出来。而设序科技则将借助博众精工的丰富业务场景,不断迭代算法和规则,让AI更懂制造业的需求。


AI在制造业的价值,不是“炫技”,而在于回归本质—— “让设计、制造简单有序”。


在智能制造的赛道上,研发设计的效率提升与生产的效率同等重要。设序科技的目标,是让AI像尺规一样,成为工程师日常工作中自然的一部分,而非是“孤立的技术”。


关于伙伴


博众精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(股票代码:688097)注册于2006年(起始于2001年),建有研发中心、生产基地40万平方米,专注于工业装备制造领域。

业务聚焦在消费类电子、新能源汽车、半导体、关键零部件、智慧仓储物流等数字化装备领域。

博众精工在未来的发展中,将持续发挥自动化设备系统集成技术与研发优势,以客户为中心在所属领域持续提供稳定可靠的产品,给予全周期立体化的服务,继续保持行业内有竞争力的端到端快速交付能力。弘扬“博采众长、博施济众”的精神,秉承着“追求卓越、和谐共赢”的经营理念,践行“让我们的智慧在外太空为人类服务”的使命,不断加强技术专家团队建设、完善管理体系、提升综合服务能力,致力于成为装备制造业可持续发展的世界级企业。


撰写:市场部 万志永